今年年初,东莞市政府提出要在市场监管中实施“互联网+监管”的策略,以及“多方联动,社会共治”的监管模式。大朗工商分局以集贸市场作为监管改革的切入点,对集贸市场实现智慧型监管和网格化管理。监管人员可以选取任意一个市场,切换视频探头画面,转换监控角度,对全镇集贸市场进行360度全方位的监管,违法违规行为在视频监控下无所遁形。这是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大朗镇的又一创新举措。
一、视频实时监控全镇集贸市场
地板上污水横流,遍地垃圾,卫生条件堪忧……这是大家脑海中的集贸市场印象,集贸市场的管理问题一直是政府部门最为头疼的事。尤其是在创文工作中,这是最为棘手的问题。作为改革先锋,商事登记改革试点大朗镇这一次探索出了一条自己的路,彻底解决了集贸市场难管的问题。
今年年初,东莞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在市场监管中实施“互联网+监管”的策略,以及“多方联动,社会共治”的监管模式。而大朗镇作为商事制度改革的试点镇街之一,以集贸市场作为监管改革的切入点,探索出智慧型监管的方式。
面对集贸市场“脏、乱、差”且容易复发的特点,大朗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提出在市场内安装摄像头,实行24小时监管的建议。同时,对市场经营者和执法人员玩“躲猫猫”这类问题,实行定员定岗定责,进行智慧监管,并对全镇市场进行考核排名。通过以上种种方法,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。
为了能实时监管全镇集贸市场,大朗政府投入财政资金40余万元,在全镇13个集贸市场布设视频监控点49个,设置光纤线路7000多米,建成后的集贸市场监控系统并入到大朗镇视频监控整合系统,工商、食药监等多个职能部门都可以通过系统24小时进行实时监控。
9月8日上午,大朗镇工商分局视频监控室内,工作人员正盯着不断切换的画面,全镇13个集贸市场的实时情况,在这个屏幕上一览无遗。大朗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说,工作人员可以任意选取一个市场,切换视频探头画面,转换监控角度,对集贸市场进行360度无死角、全方位的监管。
除了政府工作人员可以监控到集贸市场的情况外,在市场的监控室内也可以看到市场的情况,一旦发现盗窃等行为,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。大朗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,以前没装摄像头之前,每个月都会接到几起盗窃案的投诉。但在装了监控之后,再也没有发生过此类案件。据介绍,该系统使用至今,相关职能部门共发现不规范经营情况10余次,发出责令整改信息13条次,发出风险预警信息1条。
二、网格化管理集贸市场
除了“互联网+监管”的模式,实行网格化管理也是大朗工商分局“医治”集贸市场顽疾开出的“药方”。“我们按照部门指导、社区监管、市场自治的原则,将全镇13个集贸市场纳入政社共治网格,明确监管部门、共治网格管理方的职责分工,制定个性化的共治网格作业清单,激活市场主体的自治作用。”大朗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尤其在社区监管方面,将监管权限适度授权给社区(村)。
大朗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,集贸市场监管问题主要在于市场经营者自律意识较差,整治成效易反弹。在前期摸清市场的实际情况后,大朗参照交通违法违规扣分方法,在各社区(村)的集贸市场内实施“集贸市场经营管理扣分制”制度。
在该扣分制度里,市场每个经营户都有12分的基本分,未落实休市制度扣五分,未落实商铺门前三包制度扣3分等。如果商铺在年度内扣满12分,将被取消下一年铺位承租资格。这也意味着,经营户若没有严格按照市场自治的规章制度,那么在下一年度将会失去铺位的经营资格。
这一创新举措的实施,解决了困扰市场多年“脏、乱、差”的问题。9月8日中午,南都记者走进大朗市场,市场内秩序井然,每个铺位前面统一配备垃圾桶,并由专人进行管理,地面干净整洁,没有出现乱丢弃菜叶子的情况。
从过去大家对集贸市场的评价都停留在“脏、乱、差”,到现在进市场买菜的市民都普遍点头称赞,靠的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努力。正如大朗工商分局相关负责人所说的,“创文不能仅靠政府部门,需要全民参与。”